省去摘菜、洗菜、切菜等程序后,僅僅幾分鐘,便可端上一盤色香味俱全的家常硬菜。近年來預制菜憑其方便快捷的屬性,成為餐飲消費的新模式。面對這一火爆賽道,全國各地企業爭相入場。
艾媒咨詢最新發布《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各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水平排行榜》。此榜單借助艾媒CMDAS數據監測系統采集數據,采用iiMeval大數據評價模型計算賦值,依據全國31個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的預制菜產業傳播聲量、企業數量和規模、產業園區建設、重點企業平臺銷量、政策扶持力度等指標,并結合分析師團隊評價進行分析核算生成。
廣東、山東、上海蟬聯榜單前三
由榜單情況可知,廣東、山東、上海、河南、福建、江蘇、安徽、四川、浙江、內蒙古第三季度預制菜產業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十。其中,廣東、山東、上海分別以94.97 、91.28 、85.64 的產業指數位列前三,蟬聯全國各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水平排行榜前三名。
2022年3月,廣東省印發《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》,開始致力于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預制菜產業高地。7月,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率先立項制定《預制菜術語及分類要求》《粵菜預制菜包裝標識通用要求》《預制菜冷鏈配送規范》等5項預制菜地方標準,有效解決行業食品安全監管技術標準缺失的問題。此外,廣東省預制菜企業數量超6000家,擁有國聯水產、廣州酒家等知名企業。同時,格力電器、格蘭仕兩個家電巨頭也在布局預制菜產業。
山東省的預制菜企業數量高居全國首位。據艾媒咨詢統計數據,截至2022年9月30日,全國預制菜企業增長至7萬多家。其中,山東的預制菜企業近8500家,數量為全國第一。此外,山東擁有多家上市預制菜企業,如煙臺的春雪食品、濰坊的得利斯以及威海的好當家等,都是業內響當當的企業,實力不俗。
上海的預制菜企業數量不多,但龍頭企業扎堆,如知名度較高的正大食品、新雅等。同時,上海擁有著發達的冷鏈干線物流、區域城配物流,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。這些都給上海預制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。
內蒙古首次進入榜單前十
本次榜單中,內蒙古首次進入全國各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水平排行榜第十名,相比第二季度上升了6名。8月15日,包頭市發布了《包頭市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2-2024)》和《包頭市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(試行)》。依據“三年行動計劃”,該市到2024年末將培育晉升國家級預制菜龍頭企業5家、自治區級預制菜龍頭企業10家;預制菜產業產值達100億元以上,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。
內蒙古自治區作為全國的“糧倉”“肉庫”“奶罐”,農畜產品資源豐富,是其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堅實基礎和強大后盾。同時,內蒙古包頭市作為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,工業帶動農副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,形成了糧油、菜薯、肉蛋奶、中藥材等11大類的食品、農副產品加工產業,目前該市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3%。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較高的工業化水平,完全有能力承接預制菜加工業發展所需的新產品、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。
預制菜產業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,行業將走向規范化、標準化
據《艾媒咨詢 | 2022-2023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趨勢及商業布局分析報告》,2021年中國預制菜產業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,同比增長19.8%,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產業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,2026年預制菜產業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。
預制菜行業有萬億級的市場空間朝我們展開。預制菜行業要實現長遠健康發展,必須重視加強標準化工作,用標準鋪路。目前預制菜行業仍沒有一個全行業公認的準確的定義和標準,這需要協會、企業,包括國家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,建立起整個預制菜行業面向未來發展的標準和行業規范。
請回復有價值的信息,評論需要審核后進行展示,請勿重復提交。